0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对接东盟的区位优势,挖掘优势产业潜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优化口岸关检机制、鼓励优势产业布局东盟、力促多元化合作发展,有效提升了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实现外贸逆势增长。

广西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快速增长东盟保持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南宁海关统计,今年1至10月,广西外贸累计增幅仍然保持2位数增长,1至10月广西外贸进出口221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其中,出口1325.5亿元,同比增长14.5%;进口885.8亿元,同比增长12.3%;贸易顺差439.7亿元,同比增长19.1%。

今年1至10月,广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进出口1257.6亿元,同比增长15.5%,快于广西整体外贸增速1.9个百分点。东盟继续保持广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107.7亿元,同比增长17.2%,占广西外贸总量的50.1% .

在主要贸易方式上,广西加工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边境小额贸易增速略有放缓。1-10月,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783亿元,同比增长10%,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值的35.4%;一般贸易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出口726.5亿元,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值的32.9%;加工贸易进出口516.9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值的23.4%。

在东盟国家中,越南是广西最大贸易伙伴。统计显示,2014年广西与越南的贸易额达到163.4亿美元,占广西与东盟贸易的82.2%,占中国与越南贸易的19.5%。

在广西对东盟的贸易中,投资和承包工程快速发展。2002-2014年,广西对东盟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从460万美元增长到17亿美元,增长了369倍;广西对东盟承包工程实际营业额从741万美元增长到2.2亿美元,增长28倍。2014年,广西核准对东盟投资企业22个,对东盟投资协议投资额18.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17亿美元;广西对东盟承包工程合同营业额2.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亿美元。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关便利化效果显现

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对接东盟的区位优势,挖掘优势产业潜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着力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实现了外贸的稳步增长。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广西处在“一带一路”最便利对接的交汇点和关键区域上,拥有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等开放合作平台,具有为西南、中南地区乃至中亚各国开拓东盟市场,以及为东盟国家进入中国乃至中亚市场提供服务的良好条件。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一度被称为交通末梢的广西,如今正充分发挥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位优势,从海、陆、空等多个层面构建立体的交通架构。

目前,广西以北部湾港为基点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47个港口的海上互联互通,去年开通首条直航东盟的外贸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后,定期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达35条,广西与东盟地区的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建立了海上运输往来。

与此同时,为完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广西正积极推进凭祥-河内、东兴-下龙高速公路,河内-同登铁路等重点互联互通项目。今年2月,广西北部湾航空正式投入运营,并计划年内开通南宁至周边东盟国家的国际航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说,广西正在“打通三大通道、推进五网同建”。一条是联通海上东盟,一条是联通陆上东盟,一条是西部南北国际新通道。与此同时,广西正推进与东盟国家共建高速公路网、铁路网、海运网、航空网、通信网。

二是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广西和云南是中国对接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开放前沿。2013年底,11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旨在通过两省区发展沿边、跨境经济,并推动人民币在东盟、南亚区域影响力提升。

通过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平台,广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东盟货币服务平台、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跨境保险服务中心,形成了人民币对越南盾汇率发现机制。2014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561亿元,同比增长54%,在西部省(区)中排名第一。

除了金融改革平台之外,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更成为中国与东盟、乃至与世界各地要素配置最有效的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介绍,11年来,博览会吸引了45万名客商参展参会,展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多方面的商机,推动了企业、行业和商协会的有效对接,日常贸易投资活动从展期向平时延伸,极大促进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与此同时,钦州保税港区、中马“两国双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一系列创新性平台正在实施。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说,借助精心搭建的一系列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广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构建起一个践行国家倡议、支撑西南中南开放发展的新支点。

三是加大通关便利化改革。7月1日,南宁海关启动“关区通关一体化”改革,广西企业可以选择在广西区内任一海关办理报关单位海关注册登记手续,在办理货物进出口时可自主选择企业所在地或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形成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外贸通关手续,广西边检部门探索开展“5+2”“白+黑”预约通关试点,建立边民自助通道、检验检疫与海关“直通放行”等新型查验监管方式。

与此同时,广西边境陆路口岸中进出口货运量最大和人员出入境最多的2个重点口岸开始延长通关时间。

口岸开放和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产业合作层次待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中越边境山水相连,地形复杂,自然形成的便道、通道多,且没有天然屏障、边防管控设施滞后,边境安防稳控压力大,广西边境开放与管控的矛盾也较为突出。广西现有开放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

南宁海关副关长王雅冬、南宁海关综合统计处处长曾海华、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明龙、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西部处副处长谭遂裕等多位相关人士建议从多个方面加强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合作层次,不断深化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注重优势互补,调整完善产业合作重点。如今一些国际制造企业开始将工厂从国内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因为东南亚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便宜,这种产业转移对外贸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人士指出,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是一个大趋势,建议将中方的技术优势与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引进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提升高附加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提升产业合作层次,推动产业合作升级。为了契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不断拓展产业合作的新领域。专家建议应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争取更多的基础设施投入,打通沿海产业带。利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以产业合作为纽带,形成海洋经济的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

三是探索广西特色,力争早日批准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门户,广西正在加速推进北部湾自贸区申报工作。广西应借鉴国内外自贸区申报设立经验,立足西南边境对接东盟的优势进一步对广西特色进行探索,将自贸区申报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重要内容,推动与东盟的港口物流、制造业、资源开发、旅游、人文等领域全方位合作,为自贸区设立奠定鲜明的东盟特色。

四是促进边境小额贸易转型升级,优化政策扶持范围和手段。边境小额贸易是当前广西外贸出口的主要方式,但大部分边境小额贸易出口为外地货品穿岸而过,属典型的“通道经济”。专家建议广西应当引导边境小额贸易落地加工,推动组建边境加工企业,从单一的“穿岸而过”的通道式“过路经济”变为落地加工、保值增值、多元发展的口岸产业实体经济,使边境贸易政策更大程度地惠及边民和边境地区。

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