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少外贸人,由于自己做了几年外贸了,就跑去创业,拉上身边一个朋友,注册公司,投资平台,办展会,还雇了几个员工,租了场地,结果一两年下来,把工资都赔进去了,甚至还欠了一大笔贷款。

timg (11)

案例一:“价格都是从工厂那拿了再加点利润,还得承担比如远期信用证之类的条款,汇率一降,钱直接卡那了,说实话,我soho都是借的家里的钱,虽然每年核下来也能有个十几二十万的利润,但是手上根本没见到钱,反而觉得身上无时无刻背着几十万的负债,心理压力超大,已经连续好几年春节没买过一件新衣服了。

现在好了,老客户倒了,我反而心里轻松了许多,准备汇率升到6.6的时候,都结了,把家里的钱都还上,专心做一点利润多的小单子,远期信用证也不接了,明年把离岸也关了,一身轻松回到以前。”

案例二:“毕业后做了3年外贸,于是开始创业,做起了自己的外贸公司,注册了香港公司,开立了银行账号,成为了阿里国际站的会员,国内公司也做了。前前后后大概做了2年半,做手机电子消费品,前期盈利还可以,后面一年竞价非常厉害,客人丢失,亏损了15W左右。2017年索性暂停公司营业,出去找工作。 我现在29岁,于是发现很尴尬了。”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例子,显然不少人因此很想创业,但是因此会犹豫不决,并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到底该不该开始,什么时候该开始。

那么为什么有人能够外贸创业成功,有的人却失败了呢?做法差异到底在哪里?

大部分的外贸公司其实都是这样起来的

老板掌握着90%的业绩与资源,手底下1-2名助理降低老板工作量,有闲钱的,再招2-3名业务员,打理平台,扩展业务。

自己保证有业务,一般行业,比如利润率百分之几到十几的,保证要一个月有百来万的业绩是打底的,否则公司的运营费用都不够。有员工没员工,员工更换调动都能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转。

千万不要想着把希望寄托在员工身上,很多人觉得开公司就是整合资源,觉得就像刘关张打天下一样,找到关羽,张飞自己在后面指挥就行了,但是事实是,跟着你有前途,有能力的人才会跟着你,否则其他人也不服,比如关羽、张飞、刘备合力大战吕布,刘备就冲上去了,还能参与战斗,没有被秒,说明武功不弱。

所以,除了你本身资金很多,是直接投资开公司,高薪挖来优秀的人。那么就只有上述那一种,你自己就能做出来很多业绩,至少不能弱后于员工很多,这样创业期人家才跟着你干。

有多大能力吃多大饭

很多人工作几年就开始想要开外贸公司了,于是亲戚朋友借钱,到银行贷款,抵押房子,1块钱的能力想要做10块钱的事情,觉得自己这些配置好了,就一定能够做起来的,但是做生意肯定就意味着风险。由于是贷款来的,已经是硬着头皮上了,一旦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客户不付款之类,货物碰到质量问题之类,出现政策问题客户迟迟不提货,出现一个问题,自己就无法把控了,这个时候该借的都借了,资金链断裂,即使自己能接到订单,公司销量是可以的,也因为自己无法把控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外贸创业,建议是一个人soho着干,干起来之后资源多了,平台扩充了再考虑建团队,让他们分工操作。建议就是,你一个月,能搞几十万再说其他的。办公室按需设置,不要一上来,就讲排场,现实点。

在创业初期阶段

创业初期,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管理上面。很多公司还没几个员工的时候,很多老板就开始想着规范,买打卡机,搞内部晋升管理层。想的很细,成天就搞些制度制定,员工手册编写,碰到不听话的员工,总是想着怎么用制度调动他的积极性,其实不用纠结那么多,对于不听话的员工,没有积极性的员工,那么直接就开除了。

制度能管理好人,激励人,但是要知道一个人几十年都这么下来了,你就要花非常大的精力才能改变他,与其如此,不如直接用一个本来就好管理的,有积极性的员工。

对于外贸公司来说,刚开始就按照最普通的底薪+提成+奖金的模式即可。

在制度上面,规定好考勤制度,上下班几点到,出差需要老板批准同意,一些大部分公司都在用的制度跟着用就行了。

外贸创业不要贪快,沉淀两三年不算长,按照这种路径来,那么开外贸公司,外贸创业的结果应该是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现在加入ECVV VIP会员服务(https://www.ecvv.cn/mobilevipmember/index.html?spm=1002.11.11),不仅可以享受排名靠前、120W买家数据库、主流搜索引擎推广、社交媒体推广、商机推荐等专属VIP服务,还可以随ECVV一起全球参展!

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