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跨境电子商务的前景分析

已有 1,396 阅读此文人 - - 贸易商情 -

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纵观全球跨境贸易(贸易)整体业态,跨境零售B2C(小额外贸)远非主流,国际物流75%是海运,国际金融也是银行间大额汇付占主流,我国商务部估算2012年跨境直销B2C约200亿美元,与万亿级出口总量相比份额极小,甚至不及富士康、华为等单一大企业出口额度。即便没有任何税收、汇兑政策限制的香港,九成以上到港货物也非快递物流;我们也极少看到哪个国际贸易大国为跨境直销B2C定制国家级政策。也许,你会说未来跨境直销B2C可能成为主流?这种判断或许过早,这是因为跨境贸易交易距离长,流通环节服务复杂(涉及不同法律、货币、口岸等),仅从流通环节成本考量,速递物流也难以取代海运,其它环节亦然。那么,国务院出台“外贸B2C指导意见”难道仅是为促进小额外贸?其有何战略意义呢?

众所周知,对外开放30年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形成独特的格局。

一、中国成为全球消费品最大出口国,“世界工厂”的谓称当仁不让。外贸规模全球暂无可替代。

二、中国出口主体由外资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组成,而一般贸易出口主体更是民企占大多数,中国制造性价比依然具有全球优势。

三、中国外贸盈余主要来自制低端造业收益,加工贸易自不必说,一般贸易出口也多以贴牌代工为主,订单大多来自海外采购商,(最新国家质监局统计此类方式占90%)国际金融、物流、渠道、品牌、设计等服务业价值链收益占比极低。

四、中国进出口规则也是全球贸易大国中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想,国家大力支持外贸B2C发展具有如下三大战略思考:

1.让海外消费者“亮”起来(品牌战略)

虽然外贸B2C总量不大,但“流量”不小,足以让海外消费者眼球“亮”起来。传统贸易方式下“Made in chine”只是一个原产地符号,原制造商是谁?原自有牌子是啥?消费者很难知晓。以阿里、中国制造网、ECVV等第一代外贸B2B,让海外采购商找到货源,但采购商并不希望消费者知道出处,那样讲削弱他们的定价权。这是出于对中国制造的品牌战略思考。

2.是让中国制造商“笑”起来(服务战略)

对传统中国制造商和供应商,即便大额订单依旧来自海外采购商,但借助外贸B2C,将是扩大海外品牌影响力及增加收益的有效补充,有助于改变长期出口盈余来自“微笑曲线”底端的被动状态。让中国制造商“笑”起来。其实,已有部分传统制造商外销订单不再依赖海外大型采购商,他们自主定价、自立品牌,根据海外市场需求测算,自行下单生产并发货到海外,再通过自身渠道(主要是网络渠道)销售。这是对中国制造的服务业战略思考。

3.是让新人口红利“旺”起来(人才战略)

第一代外贸出口以制造业驱动,曾经最大的人口红利是成本低廉,今天专家媒体叹息,中国制造人口红利已消失殆尽,可却忽视了新人口红利正在崛起——那就是第二代外贸人的知识、见识、市场开拓能力的红利,也即高性价比的人工质素。我国80、90后的外贸人其实早已超越欠发达地区的同龄人,甚至不输于发达国家同龄人。相对低门槛的外贸B2C,也是新人练兵的好战场。此举有助于我国新人口红利“旺”起来。这是对中国外贸的人才战略思考。

互联网的出现,正使得全球国际贸易发生巨大变化,营销网络化、贸易细分化已渐成趋势,就在一个月前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俗称外贸国六条,就是适应外贸形势变化的整体改进措施,本次外贸B2C发展意见可以说是对细分市场的补充。各国政府及联合国贸亚太经社会等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探讨和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以适应日渐分散的贸易主体的交易需求。而我国民间外贸电子商务市场化应用起步早,水平高,不仅营销类B2B、B2C发展迅猛,在外贸流通服务领域也有望诞生创新的商业模式,如以一达通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IT技术发展起来的“综合外贸服务平台”,为海内外中小贸易商集中处理包括通关在内的综合流通服务,类似外贸企业服务“超市”这种外贸新业态。

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