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贸易比较严重的三种方式,包括:
1、买单出口;
2、利用一个箱子来回进出口,套用汇率差;
3、国家补贴利息形式下,高报货物实际价格。
海关7月将针对上述三种虚假贸易行为,进行整顿,具体的形式为:
A. 审核单票货物的每项品名的单价和总价,如果申报的单价,以及总价超过实际货物的正常价格范围,此票货物将被查验,如果发现高报价格属实,第一,二次经营单位被记过,第三次将直接移送缉私处理。
B. 海关重点审核价格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商品:生活日用品,服装,鞋帽,灯具,五金,圣诞用品。
C. 买单出口的重点布控经营单位抬头范围有:重庆,安徽,江西,云南,甘肃,衢州,舟山。
D. 单票报关总金额超过10万美金的,将进入人工审核环节,不在进行计算机快速审核通道。
E. 对于单票价格过高的单子,如果申报属实的,海关将要求经营单位提供此票货物相对应的增值税发票或银行往来货款证明。
此次专项行动中,一现象也引起了海关高度关注:注册地远在重庆、广东、甘肃、青海的贸易型企业频频出现在虚假贸易操纵者“榜单”上。调查发现,这些经营单位大部分是买卖抬头的企业,不收汇,不退税,也没有固定外贸业务,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
除去出口退税这一利益诱因,高报出口价格,除了“注水”贸易统计数据外,有些企业高报价格推高出口数据以骗取地方政府补贴。
为鼓励出口,一些地方政府根据企业年度出口额给予其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但这一鼓励政策被不法企业钻空成了新“盈利点”。为规避监管套取地方补贴,不法企业制作虚假报关单证,高报商品价格并将涉案货物通过多家报关公司混合报关,企图降低被海关查处的概率;货物一旦出口,企业便向地方政府申请获取高额补贴。
对此种种,原定在6月底结束的“利剑行动”,不仅不会在7月份偃旗息鼓,反而将更加严格。当前,打击虚假贸易专项行动初期,查验和核价比例必然会大幅提高。但对于规范整个外贸环境意义深远保护的是诚信守法企业的长期利益。